• 人物简介:生于清代清嘉庆三年,原名董明魁[1],清朝河北省文安县朱家务村[2]人。一般认为是八卦掌拳术的创始人和主要传播者。年轻时求功名未成,立志博学众家之长。于清道光五年(约1824年),时年26岁远游吴越巴蜀,以武访友,历险搜奇,一去十三载。于道光十八年,年近四十余回归故乡,已改青年时之刚烈。朝夕习练揣摩,传授族人。时常外出数日,家人不知何为,问言访友。 董海川身材魁梧,臂长手大,臂力过人,擅长技击。少时家贫,自幼嗜武,年轻时因误伤人命,奔走他乡。相传在安徽九华山得遇“云盘老祖”传授其技,创立了八卦掌。
    人物生平:少时家贫,自幼嗜武,年轻时因误伤人命,奔走于他乡。 清朝咸丰年间,董海川流落京师,有传为隐姓埋名成为太监到王府当差。至于为何当太监,历来说法颇多。一说是为了躲避命案,阉割而成太监;一说是捻军或太平天国所派来当卧底等等不一而足. 董海川在王府当差时,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才为人所知。天,肃王大宴宾客,肃王府高朋满座,肃王心情非常好,叫来护院总管沙回回为大家演武助兴。肃王命董海川上茶,当时,人们都在围观沙回回表演,茶送不过去,董海川一急之下,手托茶盘,纵身跃上大殿,自殿前宾客桌前飘落,静无声息,茶水竟然一滴未洒,肃王及宾客大吃一惊,大家都没有想到这个端茶送水的太监有如此好身手,于是都吵着让董海川表演,盛情难却,董海川练起了转掌之术,似行云如流水,脚步生风,时而翻身如雄鹰,时而转身如泼猴,时而跃起如小燕,变化万端……在场的所有人都看得目瞪口呆,全场鸦雀无声。正在此时,董海川一个提气腾空,轻灵跃起数尺之高,如旋风旋转而下,落地无声。董海川寿享高龄,临殁昏惘,仰卧床上,两手仍作换掌式,直至气绝。八卦掌流传国内外,迄今不衰。董氏传人层出不穷,其墓已迁至北京西郊,重修一新。 董海川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冬季逝世,原葬于北京东直门外小牛房村旁,1980年迁葬京西万安公墓,有碑铭数幢环墓前后,后世编有多种崇尚董海川武功的传奇故事,其中以武侠小说《雍正剑侠图》,影响最广。该书中以童林(字海川)影射董海川,给董海川生平和八卦掌渊源染上了一层神奇色彩。
  • 人物简介:尹福(1840-1909),字德安,号寿鹏,冀州(今冀州市漳淮乡漳淮村)人,清末武术家,人称“瘦尹”,曾为光绪拳师。尹福年少时去北京以卖油条、烧饼为生,因极爱武术,从小就学习“弹腿”、“罗汉拳”等,打下了良好的武术功底。八卦掌大师董海川来到北京后,其八卦掌绝技威振京都。尹福慕名拜在董海川门下,开始学习八卦掌。经过数年的苦练,尹福武功出众,成为董海川的得意大 尹福 弟子。因其身材较瘦,面貌清秀似文弱书生,故人称“瘦尹”。尹福吸取董海川拳艺的精华,又采各拳门所长,创立了以冷掌技击见长的尹派八卦掌,名振京师。
    尹福后来在皇宫教太监练习八卦掌,光绪皇帝曾召见尹福,见其身手非凡,便跟他学习八卦掌。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光绪帝由尹福等人保驾去长安避难。回京后光绪帝赏他金银珠宝并让他在宫中任职。1908年,光绪帝驾崩,尹福卸职还乡,第二年辞世
  • 宫宝田于1870年(清同治九年)12月生于山东省乳山县马石店乡青山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中。他幼年曾入私塾读书4年,因家中贫寒,13岁那年(1883年)由海阳县城的亲戚托人介绍到了北京元享利米房当学徒,每天早起晚睡,捣米送粮。米房老板领正黄旗龙票打出的米专供各亲王府食用。当时,清廷大内总管董海川的大徒弟尹福在五王府任护院总管。宫宝田进五王府送米,每遇尹福串众操练,必在旁观看,有时迷恋忘返,久而久之,便引起了尹福的注意。宫宝田当时还是个孩子,虽然身小灵巧,但有一定力量,受到尹福的喜爱。有一次在闲谈中,尹福意欲收宫宝田为门徒,宫宝田当然喜出望外,随即下跪叩头行拜师礼。
    从此,宫宝田辞去了米房的差事,吃住都由尹福负担,专门随从尹福开始了习练八卦掌的生涯。 对宫宝田来说,尹福既是一位慈父,又是一位严师。生活上,尹福给宫宝田无微不至的关怀与照顾,习武练拳时,尹福从八卦手型到沿圆摆扣走步,一招一式,言传身教,从不马虎。由于宫宝田年幼聪明,身体灵巧,武艺进步较快。 按照规矩,尹福每年都要两次进宫拜见老师董海川。尹福每次进宫都将宫宝田带在身边,作为随从。经尹福介绍,宫宝田见到了董海川,初次见面,就给董海川留下了好印象。童海川把宫宝田拉到身边,控着他的手,上上下下仔细端详后说:“难得,难得。”并再三叮嘱尹福要重点培养。五年后,宫宝田已有了很深的功底。
    1889年,董海川让宫宝田入宫。从此,宫宝田一边习武,一边专门传奉在董海川身边,他的八卦武功也日新月异。从辈份上讲,宫宝田的启蒙老师是尹福,应是八卦掌的第一代传人,而实际上,宫宝田也应算是董海川的正宗衣钵传人。 为了让宫宝田经受磨炼,增长阅历,董海川介绍他到一位王爷的府上护院。临别时,董海川要他记住:天外有天,功夫无边,让人三分,武林走遍。可宫宝田长期住在王府,很少出门,再加上年少气盛,对董海川的这些话也就不太理解。有一次深夜,宫宝田睡不着觉,便提着一杆枪准备到院中习武。走出大厅,便觉眼前有人影一晃,他自觉不对,一枪刺去,哪知枪竞被对方抓住,连抽了两次都未抽出,情急之下,撤下手中枪纵身跳到厅门口的兵械架上拔出一把剑。只见那人轻叹一声:“好利落的身手,不傀是名师之徒。”说罢扔下枪便跳墙而去。宫宝田一见此人武功不凡,而且认出了自己的师门,也就没有追赶,也没有声张。他这时才真正理解了临行时师傅董海川的深刻教海,于是更加苦练,武艺日益精进
    皇宫随銮护驾 乱世无意功名 1892年,27岁的宫宝田被召入宫,任护卫首领,诰封四品带刀侍卫,是清廷最后一位大内武术总管,专司护卫光绪皇帝。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宫宝田曾护驾慈椿太后和光绪皇帝逃往西安。宫宝田凭着卓越的武功和过人的胆识,多次化险为夷。他一路风尘仆仆,保护着慈褚太后和光绪皇帝安全到达西安。光绪帝夸他有功,赐金牌一面,上书“见官大一级”,让他持牌便宜行事。于辛丑回蛮后,又钦赐他一领黄马褂。然而,经过庚子之乱,宫宝田看到了清廷的腐败无能,遂对功名利禄心灰意冷。于1905年称病离开宫廷,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乡,一住就是17年,深居简出,过起了隐居生活。后来经不起乡亲父老的劝说与恳求,便在本村与海阳县的郭城一带教授八卦掌的入门功夫。
  • 人物简介:王壮飞,山东烟台人,后寓居上海。虽已七十三岁高龄,却身体健壮,精力充沛,两眼闪烁着炯炯神采。他六岁习少林券,十五岁起练八卦拳,是八卦拳始祖董海川二代传人宫宝田的得意高徒。宫宝田曾任清朝皇宫的三军总教练,和黄三泰一样获得过御赐黄马褂,武功为武林人所敬佩。 八卦拳大师王壮飞被武坛称为八卦拳王,以其精妙的武技蜚声海内外。 王壮飞拜师时,宫宝田从三方面向他显示了非凡的功夫:纵身腾起抓住头顶上空飞过的鸟;抓一把绿豆,稍用力既捏成碎粉;在晒面包的空竹箩上走拳掌,竹箩纹丝不动。入室后,王壮飞与宫宝田同宿同食十二载,亲如父子。无论酷暑寒冬,王壮飞每日早、午、晚练拳三次,身子骨练得象散了架似的,睡觉时浑身痛的翻不了身,常累得饮食不进,依然坚持打熬,学得八卦穿掌、八卦伏虎罗汉拳、黑虎拳、乌龙拳及各类八卦兵器,尽得正宗八卦拳的神髓和技击奥秘。
    王壮飞历来反对空谈武术,崇尚从搏击中求健身,从实战中发展祖国武术。他十六岁就以拳会友,从与武林名家交手中印证功夫,名嗓四方。他二十二岁战胜威震南北的“螳螂王”刘文候;二十六岁击败华北武术巨星王芗斋;二十七岁更赤手空拳将十余名手持利器殴打民众的黑帮大汉纷纷打落海,引致渤海霸头、力大无穷的朱德强等八大金刚上门比武较量,又一一使之折服鼠逃。
    他素来爱国尚侠。一次,外国水兵霸占烟台海滩。殴打进去游泳的我国同胞,王壮飞和几位朋友狠狠地揍了这帮家伙一顿。他还打败过美军远东舰队的黑人拳王,为中华民族争光。 有人曾有幸目睹王壮飞演练八卦拳的神技和风采。他的走掌轻灵而圆浑,变换自然,柔中寓刚,风姿倜傥。无论是虎形、猴形,还是龙形、蛇形,都形象生动,特点明显,既注意其整体统一,又示露出各自之迥异,达到了炉火纯青地步。演练时,他的弟子数人轮番前冲,用各种招法进击,都被王壮飞一一轻松、安详地接过,随即神妙地化掉来劲,稍一放劲,未见痕迹,弟子们便先后跌仆于寻丈之外。此乃心到、意到、力到所致,那轻微的抖腕甩臂,实是多年精深功力的瞬息爆发,故神力难敌。而他在走中打,打中变,攻守无隙,变化莫测,更使人难以招架,把八卦拳的精妙表达得淋漓尽致。
  • 人物简介: 王翰之,号风上道人,1942年生于山东,长于上海,入籍新加坡。王翰之六岁开始随父王壮飞习练八卦掌,由于勤学苦练,聪明过人,品德高尚,又从周易与实战中磨练体认,技艺超迈群伦,与其父同被誉为“八卦二王”、“八卦双绝”。 2010年12月06日,上海市八卦掌协会昨天成立。68岁的八卦拳第四代传人王翰之当选为第一任会长。国际著名学者、书画篆刻家,易理命相风水学大师,宫廷八卦掌传人。其父王壮飞是中国八卦掌宗师、拳王。幼承庭训、拜名师、博学群籍,天赋苦诣,文武双绝,当代硕彦无不交口称誉。四十馀岁应邀赴美国纽约以武会友,召开两次记者会,美国各大中文报争相报道,聘 为美国东方武术研究院名誉院长、主任、教授兼首席技术顾问,赢得“寰宇称雄”尊誉。其书法潇洒、俊逸、雄奇、大雅,六体皆能,功力深邃,有传统有自我,卓尔成一大家。应聘为复旦大学及日本多所大学书法研究师生讲学,颇获佳评,震惊日本书界。创立“打拳是在空中写字,写字是在纸上打拳”相得益彰之说,影响深远。画宗八大,自出新意,清研空灵,寡廓湛妙。1994年其作品入选《二十世纪国际现代美术精品荟萃》。为人正直豪爽,高尚而低调,不好虚荣,自作诗曰“人生坦荡耳,富贵不足羡,桎梏哀轩冕,何如楫野人。”文学大师郑逸梅多次撰文称其为旷世奇才。上海文史研究馆书赠“艺苑奇才,文武双绝”锦旗赞之。中国长安国际书法年会推之为祭酒。其书与画邀展于西安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主席书法大师刘自先生云:“古有王羲之,今有王翰之。”新加坡大文豪潘雯先生同在座曰:“名之三王可也”,同人敛称日善,齐鼓掌。新加坡联合早报曾专访报道谓其:“其文武功力在新已造成极大的轰动。”马来西亚新明日报等都以全版面报道其文武功力骇世惊俗。1999年颁发世界名人金质成就奖。 现任上海市八卦掌协会会长,澳大利亚八卦掌协会永久名誉主席。
  • 人物简介:Samuel, 祖籍江苏南通,现移居澳大利亚。自幼喜爱中国武术,聪明好学,19岁时受启蒙老师施允飞影响,开始习练八卦掌,学习基本八掌,站桩,八卦锤法等。后师承八卦掌第五代大师王翰之(上海市八卦掌协会会长),系统学习了八卦六十四连环掌,变化掌,一路套拳,八卦罗汉拳,八卦柔身功,八卦穿掌技击等。
    2013年5月参加台湾全球华人武术大赛,获得八卦掌第一名,2014年3月参加香港国际武术比赛,获得八卦掌2金1银的成绩。
    2016、2018年两度受联合国中文日邀请,随恩师王翰之赴纽约总部及维也纳办事处作武术交流表演。现任澳大利亚八卦掌协会会长。


创始人 第一代 董海川第一传 第二代 尹福第二传 第三代 宫宝田 第三传 第四代 王壮飞第四传 第五代 王翰之第五传 第六代 山姆
武道八德
  • 止戈为武,备而卫道,高风亮节,立地顶天。

  • 心有明镜,目有智珠,谨于言语,慎于行动。

  • 孝敬父母,尊重师长,仁义是本,助人为乐。

  • 才德君子,诚信睿勇,脱俗不凡,心法传之。

  • 品敦志远,气浩质贞,爱护门户,含弘光大。

  • 败德坏道,武林蠹贼,欺师侮祖,天地不容。

  • 切磨功夫,昂藏进取,日新不己,贵多实践。

  • 清心得道,万法归宗,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八卦掌的传承历史与起源
八卦掌的起源:八卦掌至今有一百多年历史,是武术发展到最巅峰时期的产物,其拳理博大精深,与易经八卦理论密切契合。
董海川是八卦掌的创始人,自幼习少林罗汉拳,游深山得遇高人传授道家八卦,炼神导气,技击精妙,经百战磨砺,融炼本门、易学之理与古今各派拳法之长而提升创之。从此无遇敌手,为肃王聘为王宫护院总领。其徒尹福被诏进皇宫,后又率徒宫宝田任大内总管与帝王师。八卦掌以其博大精微,御用保密,严禁外传,为世人称之绝拳。

八卦掌的传承历史:八卦掌正宗传人由八卦掌创始人董海川开始,传至尹福为第一代掌门人,尹福是清皇宫大内护院总管,他曾经教授慈禧与光绪皇帝拳法,被人们称其“帝师”。随后尹福率其徒宫宝田入宫,并传以第二代掌门人,宫宝田曾为慈禧与光绪帝的侍卫官,官奉四品带刀,是汉人武官中最高的官位,清亡离宫后,宫宝田为张作霖聘为东三省巡阅使兼总教练,之后返山东烟台收了王壮飞为衣钵传人,师徒同住同食了近十年。现任八卦掌掌门人是王翰之大师,上海市八卦掌协会会长,与其父王壮飞宗师同被世界武林尊誉为“八卦二王”、“八卦二绝”、”武林泰斗“。